小学生情感萌动: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早恋”问题

  • 家庭礼仪
  • 2024-08-16

在重庆渝中区,7岁的小女孩婷婷突然对妈妈赵敏说:“妈妈,我喜欢班上的一个男生。”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赵敏惊出了一身冷汗。婷婷上小学二年级,她的坦白让赵敏措手不及。然而,当赵敏深入了解后,发现婷婷的“喜欢”并非成人的恋爱,而是儿童的纯真情感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赵敏以轻松的语气询问婷婷对那个男同学有多喜欢,婷婷回答说:“他长得好看,不欺负女同学,还经常帮同学的忙,我们班上一大半的女同学都喜欢她。”婷婷的描述中充满了对那位男生的正面评价,而她的喜欢也仅仅是和其他同学一样,想要和他交流、一起玩耍。

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梅其霞教授解释说,儿童在青春期开始时,对性的差异特别敏感,内心深处产生了春情萌动的朦胧感觉。这种感觉使得他们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产生羞涩和不自然的感觉,担心与异性的接触会引起别人的耻笑或议论,因此出现了“心有相互吸引之力,而行又互相疏远”的现象。

梅教授强调,婷婷的情况并非早恋,而是儿童的好奇与无知。她只是觉得那个男同学好,并没有排斥其他男同学,因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家长应该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喜欢”的异性同学好在哪些方面,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和更多的孩子接触,避免将孩子的感情视为“禁区”,避而不谈。

梅其霞教授进一步指出,青少年对爱情的真正含义和所含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被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所迷惑,误以为是爱情的降临。因此,家长需要合理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感情观和价值观。

随着传媒的发达和人们思想的开放,孩子对感情和异性的认识比以往更早。家长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过分担心。梅其霞教授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等媒介,帮助孩子了解爱情的真谛,同时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共同探讨感情问题,避免孩子因为无知而陷入危险的情网。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需要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感情和选择。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顺利度过这个情感萌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