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沁园春.长沙
1、给加点字注音:
分泌( )沁园春( )百舸( )
坎坷( )拜谒( )遏制( )竭力( )
挥斥( )干坼( )遒劲( )酋长( )谩骂( )散漫( )花蔓( )惆怅( )稠密( )绸缪( )寥廓( )峥嵘( )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2、文学常识:
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词牌:古人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作品内容无太大关系。同一词牌的词结构格式相同。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雨巷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寂寥( )彷徨( )彳亍( )颓圮( )舷梯( )娴熟( )悬崖勒马( )弦外之音( )按捺( )刚毅木讷( )方凿圆枘( )静谧( )猕猴( )所向披靡( )奢靡( )矫揉造作( )繁衍( )挑衅( )
2、成语
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弦外之音:比喻言外之意。
再别康桥
青荇( )长篙( )蒿里行( )枯槁( )
浮藻( )缫丝( )漫溯( )晦朔( )
斑斓( )阑干( )波澜( )笙箫( )
萧瑟( )
大堰河—我的保姆
1、字音
大堰河( ) 荆棘( ) 火钵( )
忸怩( )冰屑( )凌侮( )叱骂( )
团箕( )给予( )碾了三番( )
2、字形
大堰河/偃旗息鼓 凌侮/诲人不倦
叱骂/诧异 红漆/膝盖 豆浆/船桨
辗转/碾了三番
3、词语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结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小。
团箕: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晒粮食等。
典押:典和当。
忸怩不安: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天伦叙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4、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
夜缒而出,见秦伯 (在夜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面)
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锬希ㄗぞ)
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加强,削弱)
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意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荆轲刺秦王
【词语】
荆轲 拜谒 督亢 谬误 偏袒 扼腕 厄运 濡染 怯懦 淬火 猝然 忤逆 铁杵 创伤 创办 目眩 鲰生
箕踞: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戮没:杀戮和没收
拊心: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
【成语】
切齿拊心: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又作切齿腐心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图穷匕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毕露
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悲歌击筑: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变徵之声:常作悲壮之声。
【文学常识】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小狗包弟
一、字词
作揖 狗吠 叱骂 煎熬 租赁 篱笆
揪回来
二、成语
绿草如茵:茵,草垫子。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三、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世纪老人”,享年101岁。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文革”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包身工
一、课内字词
蠕动 汗臭 褴褛 游说 水门汀
执拗 吆喝 籼米 莴苣 揩地板
怜悯 蹒跚 瞌睡 殴打 谄媚
懒惰 譬如 贿赂 滋养 冤魂
骷髅 噩梦 焦灼 嚷骂 娼妓
胆怯 拎着 弄堂 搽粉 锭子
怔住
二、课内成语:
1、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2、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3、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三、文学常识:
1、夏衍 本名沈端先,19生,浙江杭州人,现代剧作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19被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话剧剧本《在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
2、报告文学 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
飞向天空的航程
一、字词:
沉闷 梦幻 嫦娥 诞生 落伍
翌年 酝酿 苛刻 横亘 辉煌
二、成语:
1、惊天动地:①形容声音特别响亮;②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2、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3、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三、文学常识:
通讯 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生动性、完整性、评论性。
荷塘月色
一、词语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羞涩 渺茫
霎时 宛然 脉脉 酣眠 参差 斑驳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鹢首徐回 棹 纤腰 敛裾 嬉游
消受 独处 琐屑 踱步
二、文学常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故都的秋
一、词语
混沌 混水摸鱼 潭柘寺 皇城人海
一椽 驯鸽 落蕊 落寞 啼唱
嘶叫 歧韵 颓废 散文钞
廿四桥 普陀山 鲈鱼
二、文学常识
郁达夫:(1896-1945),19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文学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囚绿记
一、词语
猗郁 蕈菌 葱茏 婆娑 淅沥
瞥见 移徙 陆蠡
二、成语
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三、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囚绿记》、《海星》、《竹刀》,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
诗三首
1、字词
芙蓉 慷慨 青青子衿 嘉宾 阡陌
羁鸟 樊笼
2、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曹操,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秋风萧瑟,红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中的名句。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亦有 “隐逸诗人”之称。
兰亭集序
1、字词
符契 修禊 癸丑 流觞
激湍 彭殇 嗟悼 会稽 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静躁 虚诞
世殊事异
2、成语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放浪形骸: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2、文学常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出身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
赤壁赋
1、词语:
窈窕:指女子步行缓慢的样子。
少焉:不多一会儿。酾酒:斟酒。
冯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愀然:忧愁的样子。
舳舻 横槊 赋诗 麋鹿 扁舟
徘徊 斗牛 扣舷 桂棹 幽壑
江渚 扁舟 相属 蜉蝣 肴核
狼籍 相与 枕藉 嫠妇
2、成语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将断未断。形容音乐细微绵长或声音微弱或情况危急。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尽,用不完。形容极其丰富。
3、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同是“唐宋八大家”成员(另外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词坛豪放派的代表(另有南宋辛弃疾)。是北宋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主将。
词作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散文有前后《赤壁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