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热的低龄化:一年级学生的超前竞争与教育反思

  • 家教心得
  • 2024-07-28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沪上各大书店迎来了一轮教辅读物的销售热潮。然而,这股热潮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一年级教辅书的脱销。家长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纷纷抢购各类辅导书籍,将一年级教辅变成了“紧俏商品”。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和儿童身心健康的深层次思考。

昨天,在上海书城,一年级学生家长王芳女士无奈地表示,自己跑遍了多家书店,却未能购得一本教辅书。她感叹道:“没想到,一年级教辅书也卖得脱销了,下回一定先下手为强!”这种焦虑和抢购的背后,是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的过度期望和对竞争的担忧。

在徐家汇美罗城内某书店,汇师小学一年级学生小顾的妈妈一次性购买了多本《一课一练》,并且还在寻找其他辅导书籍。她表示:“生怕孩子‘吃不饱’,想要通过教辅书帮助孩子提升。”这种心态在家长们中相当普遍,他们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因此希望通过额外的辅导来“拔高”孩子。

在淮海路新华书店,家长王芳女士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她发现一年级《一课一练》脱销,只能在书店的角落里找到一本。这种抢购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本地,甚至有家长在去外地旅游时也不忘购买教辅书,担心回上海后买不到。

这种教辅热“低龄化”的趋势,使得一年级教辅书的种类丰富,甚至超过了高年级的教辅。从经典的《一课一练》到《小学生奥数》,再到《金牌试卷》,家长和孩子们的选择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对于这种现象,某中心城区小学一年级的张老师表示,近年来,一年级教辅书的数量猛增,班级里几乎人手数册。她提到,“班级里3/4的小朋友书包里,都已经装了三四本教辅书。”这种现象让她感到惊讶,也感到无奈。

然而,多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提醒说,市面上的一些一年级教辅书完全超越了市教委的课程调整计划要求,超纲内容多,难度偏大,要求偏高。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李芳举例说,语文课本上只要求学生会朗读,教辅书却要求学生会抄写,数学超纲的题目更是涉及奥数题目和图形、方程计算等内容。

一些家长对此表示认可,他们认为“人人都买,不买岂不吃亏?现在学校的试卷动不动就出几道奥数题,不超前训练能考得过别人吗?”

然而,盲目拔高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负面影响。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校长程华提醒说,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准备期,如果盲目拔高、提速,容易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在幼小心灵中埋下厌学的种子。她建议,家长不如为孩子购买一些童话等儿童读物,启发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想象。

教辅热的低龄化现象,反映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和对于孩子未来的担忧。然而,这种焦虑和担忧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值得我们深思。教育应该是一种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方式,而不是一种超前的竞争工具。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共同努力,寻找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路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教辅书来“拔高”孩子。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真正享受到教育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