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的乐园中,我们常常能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无法忍受别人超越自己,哪怕是一丁点的领先,也会让他们激烈地表达不满,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言语上占据上风。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这些争强好胜的孩子呢?
首先,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公正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是客观存在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孩子,避免因为对孩子的爱而过度夸大其能力和品德。过度的赞美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永远是最好的,从而忽视了与他人的差距。
例如,小明的数学成绩非常好,经常在班级考试中名列前茅。然而,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夸奖他“你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那么小明可能会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努力,因为他已经是“最好的”。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具体地表扬他的努力和进步,比如:“你通过不断练习,数学成绩提高了很多,这是你勤奋学习的结果。”
其次,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应该不断向孩子灌输规则的重要性。无论是学习、游戏还是与人交往,都应该遵守一定的规则。在规则范围内,我们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但同时也要确保机会的公平性。一旦孩子违反了规则,就必须给予制止。
例如,在家庭游戏中,我们设定了一个规则:每个人轮流做游戏裁判。如果轮到的孩子没有遵守规则,那么他将会失去下一轮的裁判权。这样的规则不仅让孩子体验到了公平竞争,也教会了他们责任感和自我控制。
此外,我们还需要教会孩子将心比心,挑战自我。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体会一下那些没有赢得第一的小伙伴的感受。告诉孩子,通过不恰当的手段赢得比赛可能会使同伴感到不舒服,如果他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更多的小朋友,那么最终可能会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一起玩。
例如,当孩子在体育比赛中因为对手的失误而获胜时,我们可以问孩子:“如果你是那个失误的小朋友,你会怎么想?”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父母需要丢掉虚荣心。面对孩子的拔尖表现,父母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放弃虚荣,将“第一”和“最好”看得淡一些。与其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是否领先,不如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他们真诚的赞美和鼓励。
例如,当孩子在音乐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时,如果父母能够说:“你表现得非常好,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不管名次如何,你都是我们心中最棒的孩子。”这样的话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无条件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育爱拔尖的孩子需要父母有智慧,有耐心。孩子们需要的是公正的评价、规则的约束、同理心的培养以及父母无私的支持。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成为拔尖的学生,更能够成为有教养、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