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表达

  • 家庭礼仪
  • 2024-08-19
篇1:孩子的情绪表达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场景,一个孩子气愤地不说话,问他怎么了他都不说,只是握着拳流眼泪;工作中,明明自己已经很疲惫,不想给别人帮忙了,却不知如何表达,怎么说出自己的感受来拒绝别人,自己心里特别纠结挣扎。很多时候情绪一上来,我们越想说越说不出来,因为说不出来我们就急上加急。这究竟是怎么了?说了这么多年的话了,为什么还是不太会“说话”?

  情绪表达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情绪是一种力量,无形的力量!它终究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宣泄,说出来!画画!运动!音乐!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就有可能是破坏性的行为!摔东西!砸东西!打人!损坏了东西,伤害了别人,或者憋在心里,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情绪表达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它的存在即有它的道理。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这些感受向我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号。

  老师夸完自己:今天老师跟我聊天,我还挺惊讶的,不过也挺开心的,我也觉得很多时候不自信让我错过了好多机会。不过那天那谁谁谁这么说我时我就没这么觉得。

  情绪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让我们发现我们更在意谁!

  被人骂完:(哇哇大哭)他凭什么这么说我啊,我又没说错,我觉得我好可怜,好倒霉啊!(周围人看到,赶紧过来安慰,知道你受了委屈,哄你。)

  情绪的表达是信号的传递,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看见妈妈默默不语:她遇到什么事了吗?为什么表情这么悲伤。我应该去关心她一下。

  情绪体验和表达有助于提高同理心,促进亲社会行为,促使我们主动帮助和安慰那些情绪低落的伙伴。

  跟别人说:我今天特别开心,心里好像掠过了一缕甜滋滋清凉凉的风~整个人特别畅快!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清楚地表达情绪,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一定要用语言表达情绪吗?

  我们说不出来又怎样!我们表达情绪的方式有很多种,表情、动作、声音等等。这些都是表达方式,但是语言是让别人感受和理解最直接的方式!

  So,如果我们不能将自己的情绪更好地表达出来,我们可能会遇到: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没有人知道你怎么了! 你也不知道别人怎么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表达呢?

  有的人会表达情绪,但是表达仅仅局限在开心,生气,难过,害怕这些简单的词汇中!我们需要学会为情绪命名,或者学会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情绪~让情绪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

  让我们来看看情绪表达的方式究竟还有哪些?

  表达的词不止那几个

  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的词颠过来倒过去只有那几个,其实还有很多……

  开心还能怎么说?

  畅快、愉悦、甜滋滋;

  心花怒放、心旷神怡、得意忘形、手舞足蹈

  不开心还能怎么说?

  别扭、不快、不爽;

  唉声叹气、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垂头丧气

  生气还能怎么说?

  愤怒、恼火、气呼呼;

  火冒三丈、愤愤不平、心烦意乱、忍无可忍

  害怕还能怎么说?

  发憷、忐忑、沉甸甸;

  心有余悸、惊慌失措、战战兢兢、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悲伤还能怎么说?

  伤心、伤感、心酸、失落;

  情绪低落、抱头痛哭、悲从中来

  着急还能怎么说?

  憋屈、不痛快;

  心慌意乱、心乱如麻、坐立不安、迫不及待

  烦恼还能怎么说?

  发愁、心烦、别扭、窝火、糟心;

  闷闷不乐、愁眉不展、怅然若失、若有所失

  心情平静还能怎么说?

  轻松、踏实、坦然;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波澜不惊

  惊讶还能怎么说?

  惊讶、诧异、吓一跳;

  大惊小怪、魂不守舍、呆若木鸡

  表达的方式还有哪些?

  举例对比:看看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方式?

  1.用更丰富的词汇描述出来!

  同学A:我今天特别开心!

  换个方式说:我今天特别开心,就像在风中狂奔一样,洒脱,畅快!

  哪种表达让你觉得特别能领会对方的感受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同学B:我今天特高兴!

  换个方式说:我今天实在太高兴了,整天都在手舞足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个小疯子!

  哪种表达让你觉得更痛快呢?当然是第二种,没错!当我们表达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理解、认同,所以当我们表达得越清楚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觉得越畅快越舒服!

  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几种方式!

  2.用一个比喻句描述出来!

  同学A:妈妈,我害怕!

  换个方式说:妈妈,这个小影子像个小怪物似的总跟着我,我害怕它把我吃掉!

  同学B:我现在特别紧张!

  换个方式说:马上就要考试了,紧张的空气就像凉凉的海水要把我淹没了,我不会游泳!我要窒息了!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想象力,当我们说出一个词的时候,别人就会脑补出很多画面,其实这会影响对我们所说的话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我们说得越清楚,对方才能越明白你的意思。

  3.将情绪通过描述动作传递出来!

  同学A:我现在非常生气!

  换个方式说:他那么说我,我太生气了,脑袋要着火了!谁也别理我!

  同学B:我今天很不开心!

  换个方式说:我今天很不开心,就想把一个西红柿踩在脚底捻个稀巴烂!

  4.把表现描述出来!

  家长A:你别着急!

  换个方式说:你都往厨房跑了好几回了,这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做了什么啊,这么着急,我马上就做好饭了~别着急哈~

  家长A:你是不是不想写作业?

  换个方式说:我看你这眉头皱这么紧,一直动来动去,写得有些慢,这是怎么了?

  小雪老师从小孩子、大孩子、成年人各个角度列举了一些例子,希望大家能够体会得更深刻,其实我也一直在学习用各种各样的词和方式来表达,欢迎大家与我一同补充~~~

篇2:孩子的情绪表达

  现在的许多家庭中,孩子以最自然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情绪。然而,孩子所得到有关情绪的教育和信息都是不正确的。为了让孩子在成人后的心理健康,孩子需要得到情绪方面的教育,让孩子懂得如何正确地区分判断自己的情绪,如何恰当地表达释放自己的情绪。

  1、忘掉家长的身份,记住自己的责任。家长要做的不是改造孩子,而是影响他、感染他。父亲示范给儿子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母亲示范给女儿如何做女人。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强悍的母亲和一个弱势的父亲组成的家庭大多会出现问题,因此她建议母亲们,无论在外面多么能干,回到家请一定定位为“小女人”。

  2、假如孩子看上去需要一个发泄的方式,而不是想把他的感受说出来,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各种方式,允许孩子用这些方式释放出来。例如,用拳击打枕头,到室外活动、怒吼或跑步,或让孩子写下让孩子气愤的那个人的名字放到鞋垫上,然后出门昂首挺胸地散步。这些都是排解孩子的愤怒的好方法。留一些旧报纸,在孩子生气的时候让孩子用手撕。留一些放鸡蛋的纸板,在孩子生气的时候,让孩子用脚踩,把愤怒给排解出来。

  3、一些让让感受和情绪释放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用黏土、画笔、粉笔、泥塑等方式把他的感受表现出来。让孩子把感受写出来也是不错的方式,让孩子到自己房间,写出自己到底有多生气、多烦躁,然后在孩子平静下来后读给你听,这种方式是帮助孩子走出各种情绪困扰的无价之宝。孩子也可以唱出自己的感受,跳舞也行,跑步也行,摆个搏击的姿势也可以,这都能帮孩子把压抑的情感释放出来。你可以猜想孩子那样做的时候的感受。同样,当孩子忧伤、生气或烦躁时,允许孩子哭出来。

  4、永远也别对孩子说停止哭泣,眼泪是表达和释放情绪和感受的身体语言。如果孩子不需要通过哭来表达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不哭了。

  5、给孩子做示范,告诉孩子怎样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告诉孩子你会怎么做。教孩子不要把情绪和感受压在心中,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或出现各种身体疾病和症状的人往往就是不知道如何把感受和情绪表达释放出来。

篇3:孩子的情绪表达

  孩子就是孩子,有很多行为,,他们自己都控制不了,真不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犯错,更要陪伴孩子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让失败成为成长的契机,转危为机。

  父母接受孩子会犯错的事实,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协助他们成长。反观父母的成长过程,也常常为自己的拖沓、懒散找借口,为什么就不能多包容一下孩子的磨蹭、不乖呢?孩子哭的时候给他一个拥抱,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出去玩,但是现在到睡觉的时间了”,帮他明确表达出来“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鼓励他表达情绪。这样做,孩子会清晰地知道情绪来自哪里,才不会无休止地大哭大闹。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才能回应他们内心可能出现的内疚和难过的情绪。一般来说,面对失败,孩子的内疚或难过说明他们内心很想上进,也努力了,只是现实结果出乎意料。这时,父母要关心孩子的情绪,感受孩子的感受,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感受的空间和时间。

  及时的情绪表达,让孩子面对问题或困难时不再只是焦虑或沮丧。父母陪伴孩子总结失败的教训,协助孩子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的失败标签为“蠢笨”。孩子内心感到安全,就有勇气去探索错误的缘由。

  孩子犯错或失败时,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安慰,陪伴和鼓励。如果父母用讥讽或嘲笑的方式只会雪上加霜,无疑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贴上难以消除的负面标签。面对只问结果、不陪伴解决问题的父母,孩子往往会自动从亲子互动中退出,让双方关系横亘着坚硬的玻璃心墙,看得见彼此,却走不进彼此的心。

篇4:孩子的情绪表达

  当孩子对自己真实的想法有更多了解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鼓励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能够清楚的准确地描述出来。

  我们家长常常会有这一种误区,就是觉得孩子还小,他的想法都是幼稚的,只要孩子听话照做就是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更多的是让他能够清楚地表达他自己,只有当孩子学会了表达,他才能够和我们正常的交流沟通。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最好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练习自由表达的氛围。未来在公众的场合,他也会成为那个能够很清晰,很自信,很自然表达自己的人。

  其实我们每一个孩子,他们原本都是很会表达自己感受的,但是慢慢的越长大越不会了,这是为什么呢?

  比如说我们学习英语,如果我们所处在的环境大家都讲英语,那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学会了英语,是不是?

  如果我们学习英语,我们周围的人都不讲英语,那么我们就觉得很慢,是不是这样子?因为没有这样的环境!

  同理,如果家长通常不会在感受这个层面跟孩子去交流去沟通,我们更多的时候就告诉他道理,就是用的头脑与孩子的这种心理的感受去交流,慢慢的孩子就不会表达了。

  在道理层面上孩子永远是不如我们的,甚至他永远都是错的。但人与人之间感受上其实是没有谁对谁错,是平等的。

篇5:孩子的情绪表达

  家长的任务是协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并为家长提出了协助孩子成长-表达情绪和感受的五条建议。

  一、忘掉家长的身份,记住自己的责任。家长要做的不是改造孩子,而是影响他、感染他。父亲示范给儿子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母亲示范给女儿如何做女人。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强悍的母亲和一个弱势的父亲组成的家庭大多会出现问题,因此她建议母亲们,无论在外面多么能干,回到家请一定定位为“小女人”。

  二、换位思考。当发现孩子有情况时,换到他的位置思考,放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为理解他才能帮助他。

  三、教给孩子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至少在3个以上,列出方案寻找最好的。孩子习惯遇事先选方案,以后面对困难就不用担心了。

  四、教会孩子准确表达情绪和感受。表达情绪是沟通的前提,情感上没有合作的话,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当感觉孩子成绩不好时,首先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其实他自己已经够难受了,要教会他表达,他是感到失败?感到没面子?感到自己笨?要让他说出来。

  五、经常给孩子拥抱。拥抱是在表达爱,被爱着的孩子愿意为爱他的家长做一个听话的乖孩子。

篇6:孩子的情绪表达

  一个孩子内心产生任何的感觉都是正常的,但是并不代表他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被允许,可以被接受的。所以我们不去操纵或者改变孩子内心世界,去改变他的感觉,而是去引导他表达自己的这种行为。

  所以我们同理孩子的感受,但是要对孩子的行为和表达情绪的方式做引导。比如说有的孩子一生气就会骂人的方式,或者攻击别人的身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愤怒,那么这样的行为就需要被引导。

  举例:

  比如说老大,因为弟弟抢他的玩具,然后把弟弟狠狠的推倒在地,或者打弟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立刻把他们分开。然后,我们需要跟孩子确认,你那么生气,是因为弟弟抢你的玩具对吗?孩子说:“是,对,都是他的错,都怪他......”那么家长就可以说:我知道弟弟抢你的玩具,让你很生气,但是你不该把弟弟推倒,他还小,很容易受伤,你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收起来,或者警告他,告诉他不要再碰你的玩具,或者来找妈妈都可以。

  我们家长要给孩子传递我们的价值观,让孩子了解到我们可以接受什么,我们不可以接受什么,他的什么行为是可以被允许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就他的感受我们是理解的,也是允许的,也是接受的。但他这种表达感受的方式、表达情绪的方式是我们不能够接受的。

  所以我们就透过这种不断地传递我们的价值观,让孩子知道、让孩子了解。毕竟呢,孩子是一个孩子,他对自己哪些行为是可以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哪些是可以被接受,哪些是不被接受,其实他是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界限的,他是在与别人互动过程当中,在反馈当中慢慢了解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