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 心里教育
  • 2024-08-16
篇1: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不教孩子学习方法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告诉记者:“四个误区中最严重的一项就是家长只重视如何让孩子掌握知识,但却轻视了教他们学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40%接受调查的学生都反映家长只是一味地让自己做题,但很少教自己如何有效地掌握知识。“有些学生甚至反映家长天天坐在身边看着自己学习,其实这样完全没有必要。家长可以趁暑假采用让孩子自己总结错题率、鼓励其自己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并随时总结计划完成情况等方式培养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对其现在和以后的学习都有好处。”

  催促孩子学新课本

  原北京四中常务副校长田佣告诉记者,在网校教师进行学习指导时,发现25%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在暑假里预习下一学期的课本,争取掌握更多新知识。“实际上,这种方式只对学习比较好的孩子有效。对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来说,最好让其多复习以前学过的课程,如采用上述方式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孩子做题越多越好

  田佣还介绍了另一个较严重的学习误区,30%的家长仍旧认为题“做得越多越好”。“其实做题的关键在精而不在多。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例,一个知识点一般选择不同角度的6至8道题即可。而语文除名著外,其他文章也要精读,不能一味贪多。”

  孩子学习越久越好

  此外,不能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也是家长们“控制”孩子暑期生活的一个误区。“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整天坐在写字台前才觉得放心,其实这样孩子反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放假期间,孩子的学习时间一般保持在每天4个小时左右即可,其余时间应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帮助其保持精力及学习兴趣。”

 

篇2: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总听有家长感叹为什么网络让孩子如此着迷,孩子们真的那么喜欢网络吗?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对孩子除了批评就是指责,要求也是永无止境,我觉得很多孩子倒是是被家长一步一步推向的网络。网络世界中的那份自由,没有责备只有奖励;做错了、做不好,不但没有惩罚还可以从头再来,希望永远比失望多。正是这些吸引着孩子们!

  网络的影响是双重的,学生上网利弊兼而有之。这个年代,让孩子远离网络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可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让孩子切断与它的一切联系。所以家长需要思考的是引导孩子有效利用网络,让网络工具更好地为孩子学习服务。

  家长该如何指导孩子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呢?

  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有价值的网络资源,比如一些英语网站、心理咨询网站或者收费的网络学校等,尤其是一些很有趣味的网络学习资源。有了这些资源的储备,孩子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需要的内容,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孩子到网上四处浏览而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同时,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又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其次,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家长可以安装一些监控软件,限制孩子网络浏览的范围,避免孩子陷入网络不能自拔。同时,增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孩子自觉远离网上的不良信息,并能熟练地利用网络来为自己学习服务。

  另外,如果家长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上网。但家长不要以监督者的姿态出现,而要以孩子的朋友、玩伴甚至学习者的姿态出现,与孩子共同查找资料、探讨问题,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网络学习资源方面。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从网络学习中获得了成功和乐趣,那么,他就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利用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家长自然也就可以放心了。

篇3: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在学奥数的时候要善于总结规律,就像任何绝妙的武功都会有几句“要诀”一样,在这里李老师我给你和你的孩子介绍以下6种常用解法:

  1、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篇4: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篇4: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错别字,可以说各个年级都有,是一种普遍现象。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作业本上的错别字就会多起来。小学生写错别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是忽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粗心,多一点,少一横无所谓,于是造成书写有误。长期这样就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体现在写字上就是错别字多。

  二、客观原因是因为汉字本身属于表意文字,许多汉字笔画比较多,因此汉字难记难写,跟拼音文字比较起来,汉字的出错率相当高;此外,汉语中同音、近音的字词太多!

  错别字常见的错误类型有哪些?

  一、形似错误。

  二、音近错误。

  三、义近错误。

  四、音、形两近错误。

  五、音、形、义三近错误。

  如何避免错别字出现?

  一、分清字义 字义决定汉字的正确使用,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如果明白了易混字的意义,就能有效地避免错别字。

  二、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推想字形 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推想形旁,学生明了字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字在词中运用正确与否。

  三、理清源头 很多词语、成语都有出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等。带领学生一起找到字词的源头,就能使他们避免写错别字。

  四、易错字强化记忆。 写字时,多一笔、少一笔就会发生错误的字有很多,

  五、书写规范 汉字书写笔画要规范,不规范的书写会造成对字的理解的偏差,一些形似的字,如果写得潦草,就会混淆,无法辨认。

篇5: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篇5: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学习习惯的好坏将影响孩子一生。而三四年级正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自制力差且贪玩,父母一定要负起责任,做好思想引导,帮助并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刘老师给家长以下建议:

  1.督促孩子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可以让孩子了解所学的内容,更好的与老师配合,深入地理解所学的课程。在预习时,家长不要参与的太多,由孩子独立完成即可,以免先入为主,以成人的思维来束缚孩子的思路。

  2.做好课后辅导和复习。

  家长对孩子课后的辅导和复习一定要做到位。如果孩子遇到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家长要及时辅导,不要形成大面积的积压。有一些孩子就是由于开始遇到难题没有及时解决,渐渐对奥数失去了兴趣。因此,家长一时的疏忽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知识的掌握,课后辅导不容忽视。

  刘老师指出,复习并不是简单的温习、重复,而是能够利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解更多的题目,举一反三。这样就要求家长督促孩子课后多做一些练习题,总结方法,提高成绩。

  3. 重视孩子每一节课的表现

  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课堂表现,如果发现孩子课堂表现不好,课后家长应进行提醒教育,鼓励孩子认真听讲,切不可采用武力恐吓威胁,那样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且,家长要与老师及时沟通,更深入地找出原因,家长与老师一起解决,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果家长很忙,不能及时关注到孩子的上课情况,则可以请任课老师把孩子每节课的课堂表现写下来,让孩子带回家。同时,家长也可以与孩子达成协议,通过课后检查来了解孩子的课堂效果。如,让孩子选择课上新学的一道题讲给家长听,或者由家长从新学的几道题里抽取一道来让孩子讲解。这样孩子的学校效果就会很明了的展现在家长面前。

  提醒一点,现在孩子课堂纪律不好,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没有对老师建立起尊重,如果他尊重老师,从内心去喜欢老师,那么他就会很认真的学好这门课程。家长应多灌输孩子积极的思想,教导孩子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师生适应是双向的,老师适应孩子的同时,更需要孩子去适应每一位老师,从不同老师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与品质。这样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平时,父母应灌输给孩子积极的思想,教会孩子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家长与老师有效配合,共同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小升初”打好扎实的基础。

本站原创,禁止转载!

篇6:培养孩子学习的策略

  他的聪明:奥数书上只有一种解法,他却能想出其他更加便捷的算法

  他的两面:课外很低调,课堂上谈论奥数题目,常与同学们唇枪舌剑

  他的乐趣:学奥数没有累的感觉,看到一道题被攻克,心里甜滋滋的

  他的梦想:盼在今年七八月份的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取得佳绩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刚刚落幕,大连市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5年4班的惠翔宇获得了五年级组的金奖,这也是大连市选送的5年级组选手中唯一一名金奖得主。惠翔宇的班主任陈文涛老师说,这个12岁、善于思考和学习的“胖少年”在课堂上常带给老师们意外惊喜。

  善思考——常与同学唇枪舌剑

  惠翔宇获得了这个大奖,学校老师和他的父母一样开心。陈文涛老师说,每天早上7点左右,他都会讲解几道奥数例题,并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学校学习氛围相当浓厚,学生自然兴趣就高了。“惠翔宇同学非常善于思考,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谈话,或者老师无意间说出的一个想法都能触动他,思路非常开阔。”“在课堂上,他也常常能带给我惊喜,有些奥数题目奥数书上也只有一种解法,他却能想出其他更加便捷的算法来。”

  听到老师的这些夸奖,惠翔宇只是报以微笑。陈老师说,别看惠翔宇现在低调,但在课堂上讨论起奥数题目算法时他可是一点不相让,常与同学们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兴趣浓——家中奥数书成堆

  “参加此次奥数中国区比赛有没有紧张?”这个“胖少年”坦诚地说,他在考场上并不紧张,但考完后紧张得不行,“答题时我觉得题目很有意思,光想着做题来着。”

  惠翔宇的父亲惠恩利说,他这个儿子是个典型的小书迷,看书学习从来不用家长看着,孩子房间里满满地都是书,光奥数书就有厚厚一大摞,可每次逛书店看到奥数书孩子还想买。“带他去大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他就迈不动步。”惠翔宇笑了,他并不否认爸爸的说法。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上英语课,半路看到书店进去看书看入迷了,等到反应过来时发现时间快来不及了,急忙打车赶往学习班。“每天钻到书堆里学习奥数不感到累吗?”面对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并没有累的感觉,数学让我觉察到一种乐趣,有时也和同学们在一起思考,看到一道道题被攻克,心里头甜滋滋的。”

  韧性坚——每天坚持5道题

  陈文涛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奥数,奥数是在学生们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发挥的,惠翔宇对奥数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钻研起来有着一股子韧劲。“他平时从来不轻易发问,也不坐在那里干等,而是从各个角度去研究它,这非常难能可贵。”惠翔宇父亲也告诉记者,惠翔宇每天都坚持做5道奥数题,做不出来就不睡觉。但在惠恩利的眼中,儿子也是不够“完美”的,“要是他减肥的那股劲也像学奥数这样,肯定就不是现在的体重了。”

  惠翔宇轻轻一笑后,显得一脸平静,他有个更远大的梦想。陈文涛说,惠翔宇目前正在积极备战,今年的七八月份,惠翔宇还将代表中国赛区的选手到德国参加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该校副校长王丹介绍说,作为大连市唯一一所小学奥数教学基地,金二小独特的教育方法走在大连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