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奥数学习指南
听不懂怎么办?有的同学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奥数,可能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到的某些名词或者方法你感到有些生疏,听不懂,其实很多东西在以前都接触过,只是说法不同或者没有加以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所以如果有不懂的就要及时向老师提出,不光奥数,学习什么都忌讳听不懂不问,更不要害怕提问,也许老师用几句话就能使你茅塞顿开,相关的题型就能够迎刃而解。
一、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
有些同学在其他人发言的时候,认为自己会了,就不听了;还有些同学有不同想法,在别人发言没结束的时候思想开了小差或议论、插嘴。其实,同样一道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别人的想法也许比你的更好,因此你要认真倾听;即使别人的想法不正确,你也应该认真倾听,最起码你能知道他错在哪里,也许这正是大家都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共同注意。所以,你一定要重视别人的发言。倾听,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二、关于作业
每次专题课后,要把例题看一遍,不仅仅是看,还要认真的思考。讲义中所选都是经典例题,方法也很好。因此,回去后,仍需及时地加以回顾,趁热打铁,把老师强调的每个环节都回忆一遍,重点题型和解题方法还要及时总结和积累。
有些同学以为上课听会了,做作业的时候不用心,拿过来就做,缺乏思考,造成作业出错率高;更有小部分同学不爱做作业(不论什么原因),对作业敷衍了事。作业是对我们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的运用,是对自己解题能力的检验和提高。上课听懂了,不等于掌握了,通过作业,你能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练习,把老师传授给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而且老师能够了解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进行更好的针对性讲解。作业不认真,不仅达不到练习的目的,而且也不能向老师传递你真实的信息。作业不仅要认真对待,还要努力思考巧妙的方法,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这是学习奥数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关于改错
很多同学把作业做完就以为没事了,对错也不管了,这是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改错对于同学们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错误,说明这个知识点你还没有掌握,或者存在其它问题,因此,必须在老师判完作业后及时改正,把知识重新巩固一下,把问题解决掉,你才能有更快的进步。错题如果不改正,老师给你判作业就失去了检查、促进的作用,你存在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其实,有时改正一个题比做对一个题还要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
四、努力克服学习中的粗心
粗心大意是很多人都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反应在读题不仔细,把数字看错、丢条件或和以前做过的题混淆;计算不仔细,得数算错;多环节的题算错其中的一步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是我们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必须条件,而且,能够使我们受益终生。对待每一道题,不管多简单、多容易,我们都要重视它,认真去做,不要掉以轻心,千万不要觉得这道题简单,轻易就写答案,这样反而容易出错。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不一定比你聪明多少,但他们一般很细心。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一定要改掉它,它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
五、对家长的几点要求
1、适当对孩子的听课情况进行检查。例如,任意挑选几道题,让孩子简单讲述一下,看他是否真正听懂了老师的讲解,如果不会,找一下原因,以便和老师及时沟通,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正。
2、督促孩子做作业。每天讲完,尽快做作业,因为这时对老师所讲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忆比较清晰,及时进行巩固,会感到很轻松,效果也很好;越往后拖,忘得也越多,做起题来感觉吃力,就会失去兴趣,越来越不爱做,家长也跟着着急,学习效果非常不好。希望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完成的情况以及改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给孩子恰当的帮助。孩子做题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适当进行提示性指点,不要“大包大揽”。第一,这样下去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性,自己不爱动脑筋;第二,老师讲授的解题方法和家长讲的可能有很大差别,应该让孩子尽量用老师传授的方法,这样才能起到练习提高的目的。
4、帮孩子树立信心。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并加以适当的引导。由于奥数知识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孩子做题时可能会有困难,这是很正常的。家长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或对孩子进行训斥、挖苦,这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心,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孩子以适当的鼓励和帮助,让孩子知道只要坚持系统地学下去,一定会好起来的。
篇2:奥数学习指南
如今很多孩子一二年级便开始学习奥数了,对此,我们给即将开始学习奥数学生的家长几条建议,希望能够给予家长一些帮助。
1.兴趣为首要
我们接触过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奥数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是学过奥数的,不过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升初形式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奥数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奥数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一定要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2.不学懂不会有兴趣
其实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他们有兴趣的往往是自己学的好的科目,是他们受表扬多的科目,有些孩子学得早些自然开始比较优秀,而这种优越感会让他们有动力去继续学习从而逐渐扩大了他们的优势。相反总是受到批评或是看到别人受表扬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失落感而缺乏动力。
很多孩子在低年级放弃奥数原因不是因为本身没有天赋,因为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他们放弃的原因是感觉听不懂,学习效果不好。因此产生失落感,自然不会有兴趣。
所以在选择课程时,首先要考虑孩子的水平,选择一个孩子能够听懂,喜欢听的课。千万不要起点过高。有一个好的开始,今后进度自然可以提高提快。
3.学不懂是因为起点不合适
家长一定要清楚:学不懂不是孩子不适合学数学,是起点不对!!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地方低年级推荐的课本是《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按照上面的顺序讲课。但是很遗憾,《仁华课本》中的知识超前学校的课本。正是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学生!!
家长可以对照一下《仁华课本》和学校课本,所有学校(包括五年制的中关村三小),对于计算的要求都大大超前。比如:《仁华》一年级下册多次出现乘法除法,但是学校课本还没有学或是刚开始学。《仁华》二年级下册多次出现两位数乘法除法,带余数除法等等,但是学习课本还没有学。
不要小看计算这个问题,对于低年级刚开始学得孩子,他们不懂跳过自己暂时不理解的东西,如果一个东西他不懂,他会一直琢磨,结果后面的也没听。不懂的东西越来越多,自然没了兴趣。
再举个例子:二年级仁华课本中经常有枚举类问题(比如整数拆分问题等等),这类问题逻辑严谨性很高,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难,但是课本中很前面就出现了。
所以我们的教学经验是如果低年级学生刚刚学习该课本时,应该在相应章节讲之前补充适当的基础知识,一些较难的章节应适当放在后面学习。
4.家长老师要以鼓励孩子为主
奥数与学校课本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刚开始入手难免是有些困难的。孩子对表扬鼓励是很敏感的,我们理解家长有时的急切,但是如果家长老师可以多一些鼓励,善意地掩饰一些习惯性的消极话语,相信这对孩子会是莫大的鼓舞和帮助。相信孩子,其实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学得很好,不仅奥数我们相信所有的学科都是如此。——其实数学真的挺有趣,每个孩子都应该喜欢,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上课体会到这点。
另外补充一句的是:入门奥数肯定有困难,但是低年级入手困难相对是较小的,因为今后东西学多了,差距比较大,再入门反而难度更大。
篇3:奥数学习指南
一:针对性:
如果目的是杯赛获奖,首选最近三年的真题;其次是的《小学数学ABC》。如果目的是迎战小升初,首选小升初60套模拟题,据调研,每年小升初的原题出现率达10%,知识点覆盖率达95%以上。
二:方法性:
一看二分三做四清。
一看:一套题先通览全局,初步体验难易程度;
二分:把这套题按难度分易、中、难三类;易,有把握一定做对;中,有一点方向,想继续走下去,没有看到最后一步。难,没头绪,没见过。
三做:易类由家长指定一至两道题演练细节处理能力,要明确认识到此类的题,如果做错,不是“犯错”,而是“犯罪”!平时,一看就会的题不能不做,而要少做;中类题,全做;难类题,每题花五至十分钟迸发灵感,如果有方向,则继续;如果十分钟也想不出一点东东,放入难题库。
四清:可以通过同学交流、请教老师、在线答疑等方式解决难题本上的所有问题。
三:时效性:
我们要重视平时解题训练,更要注意有一个合理的量:
对于常规一份试卷的处理,一个小时左右。(易类1~2道,中类5~8道,难类适当思考)
最好每天保证一小时,如果不能,则两天必须保证一小时(解决一份试卷)
很多同学课上一学就会,课下一做就错。要认识到:
课堂学习只能解决知识体系架构的问题;课后训练才能解决能力强化训练的问题。
篇4:奥数学习指南
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奥数学习的效率,有两个方向:一是开始做大量的套题限时解答,对错题及时订正,有不会的及时弄懂它,可以看书后解答,问同学,问老师,直到学会为止。给大家推荐几本书如《ABC卷》,《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详解》,《奥林匹克训练题库》,《思维导引》除了五六年级必须重视外,三四年级的也得复习,很多重要的知识,六年级还得考。
二是书多了你不可能全部做完,可以选做一些自己没见过的题。因为很多同学们已经学过的例题做过的卷子有些是选自这些书上,一部分是会的,熟悉的,还有一部分题没来得及见识一下,把这些题弄明白它的思路与方法,也很重要。这样,可为自己打开思路,尽量避免考试时遇到大量陌生的题。有些题考试的时候做不出来往往是因为没见过,只要见过,老师一点,或者解题过程一看就明白了,哦,原来是这样。同时,《思维导引》中有些题偏难,如果不是想全力考人大附中的话,这本书中的一般三星题就足够了,切忌因为研究太难的题而耽误太多时间。
另外更重要是:学习不能浮于表面,一定要扎扎实实,越是时间紧,越是急,在学习时越不能贪多,要一个题一个题,一种方法一种方法地逐个去理解,去体会。你花再多的时间也不可能做完所有的奥数题,但你可能学到几乎所有的数学思想方法,解题讲究思路与方法,对你的学习不仅仅是奥数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都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