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孩子们就要开学开始一个新的征程了,不少家长们都有些困惑,不知开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他们为家长开出了一份小学新生入学“备忘录”。
心理上:尽快适应新角色
家长们不妨抽出时间,带着孩子去学校走走看看,让他们提前熟悉校园环境。开学前几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开个“家庭座谈会”,认真地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交谈。告诉孩子,从现在开始,他们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要努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放学回家后,先完成作业再玩耍;
按时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学会预习明天将要教的内容;做作业前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
生活上:培养孩子好习惯
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或者小书橱,教会他们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分类摆放,形成固定的位置摆放物品的习惯。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教会他们每天按照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
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以先给孩子做个示范,手把手地教他们,然后再让他们重复做一遍,慢慢地孩子就会不再依赖父母了。
用品上:激发孩子兴趣
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可以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应该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选择书包时要考虑孩子的健康,最好挑选面料轻薄、双肩背的书包,既减轻负担,又方便携带。从审美、安全的角度考虑,选择孩子喜欢的图案,书包的颜色要鲜艳、醒目,便于汽车司机识别,确保孩子过马路时的安全。
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文具盒里每天至少有六支削好的铅笔(套好铅笔套)、尺子、橡皮、刨笔刀。铅笔以2H为最好,因为软硬适中,铅的颜色不是太黑,同时在铅笔上用不干胶贴上自己孩子的姓名,以免丢失后无人认领。
准备一个小闹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
教师建议家长为孩子制作一张作业正确率统计表,将表贴在墙上。做完作业由孩子自己检查,全对的,给孩子画一颗星,不要养成家长代孩子检查作业的不良习惯。
准备一个《记事本》,学生专门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也可以作为草稿本使用。
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需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需要家长、孩子及学校共同配合,家长一定要在平时就注意加以培养,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家长们,请记住: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