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电流在1秒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意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符号:P
 单位:瓦特(瓦,W),常用单位为千瓦(kW),1kW=103W
 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W=Pt    t=W/P
 第一种单位:
 P——电功率——瓦特(W);
 W——电功——焦耳(J);
 t——通电时间——秒(s)。
 第二种单位:
 P——电功率——千瓦(kW);
 W——电功——千瓦时(kW·h);
 t——通电时间——小时(h)。
 电功率的计算式:
 P——电功率——瓦特(W);
 U——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2.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特点
 ④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⑤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正比,即P1/P2=R1/R2
 ⑥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成反比,即P1/P2=R2/R1。
 3.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额定电流: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三种情况:
 ①U实<U额   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发暗,灯丝发红);
 ②U实>U额   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有可能烧坏。(如果是灯泡,则表现为灯光极亮、刺眼、发白或迅速烧断灯丝);
 ③U实=U额   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电灯泡上的“PZ220 25”表示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25W。
 灯泡的亮度是由其所消耗的实际电功率决定的,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无关。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灯泡,灯丝越粗,功率越大。
 将这两个灯泡串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小;将这两个灯泡并联,额定功率大的,实际功率大。
 串并联电路P实与R大小的关系
 实验原理:P=UI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③调节滑动变阻断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④调节滑动变阻断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
 实验表格:
 注意事项:
 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④不需要计算电功率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