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 经验畅谈
  • 2024-08-10
篇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 父母以身作则

  喜欢阅读的父母才能培养出爱书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喜爱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了解书籍的内容,这样才能指导孩子阅读,特别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初期,父母本身的行为,将有助于带动孩子喜欢并自愿去读书。

  2. 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欢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放宽孩子阅读范围,自由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发挥阅读天性,从而爱上阅读。因此,父母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摆上他自己的图书,当孩子主动阅读放置的图书,杂志等,父母可以给予诚挚的赞美。由于父母的欣赏,孩子自然乐于阅读。能够拥有自己的藏书,有助于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3. 和孩子一起阅读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逛书局,依他的喜好、年龄等为孩子介绍好书。然后,父母最好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不但可以营造家庭读书气氛,可以让孩子愿意跟随父母阅读,而且,父母之后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鼓励孩子发表意见和观点,这样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并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4. 教导孩子阅读方法

  父母需教导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鼓励孩子学习“先看序文”的好习惯。因为这有助于孩子对全书有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读全书,就不至茫无头绪。此外,鼓励孩子朗读,让家人听听他的阅读,当然,父母需表示出对孩子朗读的欣赏。如此,有助于加深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篇2: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学习习惯,为此,很多父母都很头疼,不知如何下手。听听网友怎么说,从学习方面谈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希望读者能从这些简短的介绍中借鉴一些可用的经验。

  讲述人:秋水长天

  好习惯:阅读习惯

  好方法:和孩子一起读书

  我的孩子上四年级,阅读习惯比较好。

  孩子很喜欢阅读。在他很小的时候,家中他所能触及的地方都能找到书。坐在某个位置的时候,就能看到书。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发现他渐渐想看有字的书,受一个幼儿园老师的启发,用玩 “瞄准射字”的方法,教会他认识了很多字。在上小学之前,他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

  上学后,我买的书更多了。儿子阅读的同时,我自己也一直在阅读。儿子会关注我看的书,我读了,他也会来读,有时还可以探讨。如果有的书他不肯读,而我认为很好,我会找机会讲给他听。阅读带给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知识面比较宽,作文不乏灵气。第一次写的一首诗,在学校“艾青杯”诗歌比赛中还拿了个二等奖。读完郭德纲的相声,他还开始“创作”相声。但是我至今痛悔的是,我对他的那次相声创作是否定的,我认为太差了,我至今还在反省,那是一个孩子最初的写作冲动,可能会导致他以后写出优秀的作品,但是我却轻易地否定了,导致他至今还没有继续第二篇相声,在这里请他原谅妈妈的无知吧!

  有句话说:“婚姻的真正价值不是成年人生下了孩子,而是孩子造就了真正的成年人。”我深以为然。感谢我的孩子,让我在整个过程中学会了反省、学习,拥有了耐心、宽容。我愿和他一起成长……

 

篇3: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孩子看书说没有意思,有几种可能:一是孩子读不懂,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低年龄段,他们认字少,书中有很多成语等生字。另一个可能是故事不能吸引他,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容易如此,他们有了自己的情趣和爱好,家长或者老师让看的书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孩子有心事,即便给他平时爱不释手的书,孩子也静不下心来读书。

  方法1:试探深浅。

  相同年龄段的孩子,读书的经历却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孩子从不会说话就开始听妈妈讲故事,已经为起步阅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在听故事中逐渐掌握了最基本的文字和词汇,具备了运用工具获得帮助的能力(如查字典的能力),而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亲近感。他们到了八九岁的时候,已经开始阅读(拿破仑传》《三国演义》等名著了。而一些七八岁的孩子,从来没有听妈妈讲过故事,他们虽然年龄相仿,但得到的启蒙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阅读经验给孩子选择书,不要盲目模仿别人。

  注意事项

  男孩和女孩的读书兴趣不一样,个性不同的孩子对书的选择也会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人的读书兴趣会相去甚远,请家长注意。

  阅读能力

  方法2:明星效应

  可以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明星个人档案,有些明星有很高的学历,且他们爱好的第一项就是读书。偶像的喜好也能引导孩子读书。

  方法3:让小伙伴推荐让他们着迷的书。

  让小伙伴向孩子推荐让他们着迷的书,既可以通过孩子之间的认同感增加对书的学习兴趣,也可让孩子得到一些鞭策,他会认为别人在看,我也要看。当小伙伴说这本书好的时候,他们就会充满好奇。家长让孩子读书,总会让孩子觉得“又要被妈妈拉去学习”的感觉,而朋友之间很平等,由孩子向孩子推荐图书,效果往往更好。我们可以考虑两个角度:一是让孩子接受别人推荐来的图书;另一个是自己的孩子把图书推荐给同学。如果能借助班主任老师的力量,那就更好了。

  注意事项

  如果你的孩子就是一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你用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佳,突然有一天,孩子从同伴那里拿来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个没完,请家长此时必须注意了,这既可能是一本打开孩子通往阅读的钥匙,也可能是一本孩子不该看的禁书,如黄色刊物。

  方法4:图文并茂吸引孩子。

  图文并茂的图书适合一些爱动的孩子,还有一些可以让孩子哈哈大笑的漫画书,或是有趣的短文,则更适合不爱长时间看书的孩子。太厚重的图书或精装本图书都不适合他们,因为他们长时间读书的耐力恐怕不足。开本设计较小的书,可以随身放在包里,又不占空间,还能随时阅读,对于不能长时间看书的孩子会有吸引力。

  专家总结

  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谈过读书的六种目的取向:“第一种,为寻求知识而读书;第二种,为寻求技能而读书;第三种,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第四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第五种,为了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而去读书;第六种,是关于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而读书。”

  我们引导孩子读书,不仅为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宝库,而且为孩子找到了一条探索之路。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孩子怎样塑造自己、塑造生活,孩子怎样运用他们的性格、锤炼他们的意志,怎样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等,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就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

篇4: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据台联合报报道,孩子几岁才需要阅读?台“中央大学”学习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柯华葳说,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可以读书给孩子听,每天花一点时间,就可养成孩子阅读习惯,也可增进亲子关系。

  柯华葳说,孩子要成为一个能学且学得好的人,全看能不能读得好,学习阅读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父母是孩子首要且最具影响力的老师,每天花一点时间共读,对孩子帮助很大。

  她表示,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是婴儿时,抱着孩子要亲子共读,婴儿的反应常常是推开书本、啃书,甚至是不耐大哭,父母带着共读的热情也大减。

  柯华葳说,这当中很多父母方法不对、耐心不足。孩子出生后可从念故事书开端,等到小婴儿长到五、六个月大,父母可让孩子坐在怀里,念书给孩子听,带着看颜色鲜明的绘本或布书等。

  不过,小婴儿的注意力不足,一开始不要期望太高,柯华葳说,“就算每天只有一分钟或两分钟也好”,重点是让孩子熟悉书本的存在。一岁是宝宝语言发展重要时刻,到两、三岁时,听习惯爸妈念的故事书,孩子已可接着爸妈说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柯华葳也表示,婴幼儿没有办法将注意力维持在同一件事物上太久,很容易分心、好动,父母单调、没有变化念书,无法让孩子把心思放在书本上,可适当变换声调、唱歌,或手舞足蹈,提高孩子兴趣。

  从没有念故事经验的父母,柯华葳建议,句子要简短,表情要丰富,甚至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制造音频;孩子若排斥新故事书,不要急,先试着将书的属性做简介,让孩子更容易上手。

  她说,从小熟悉书本,并和父母亲子共读的小朋友,通常会喜欢、且习惯阅读,语言表达及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也较优秀,对激发创意及思考能力也有帮助,亲子关系也更紧密。

 

篇5: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的孩子喜欢阅读吗?你是否烦恼,不知应该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呢?

  学习是伴随人的一生,所谓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习是终身教育,要想在以后的事业上取得成功,那是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包括接受能力 思考能力 阅读能力等。每位父母都想孩子取得成功,上重点大学 做高薪阶层,这种想法代表世界上所有父母的心愿,让儿子成龙,如何去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从幼儿就开始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创造读书的氛围。

  孩子在1-2岁时,就开始让他接触书籍,虽然他比较小,但他能对图象。模型感到兴趣,有些人认为孩子很小,没有辨别能力,其实,这是不对的。在孩子的生活区域要布置小书架,摆放一些书本,主要是孩子喜欢的图象书籍,这就是在创造爱读书的气氛。、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二:父母要有榜样作用。

  父母的榜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父母从事的职业也可能是孩子以后的就业对象,如父母从商,那么家里就充满经商的氛围,如父母是科学家,那么家里充满科技的氛围,像香港首富李嘉诚,他是经商者,父母就从小培养孩子的经商头脑,也就是为孩子创造经商的氛围。

  不管是经商,还是搞科研,学习是离不开的,在家中,父母就要做榜样,自己可以在家里看书,看报,参加学习或者业余班,让男孩从小熏陶着父母的学习精神,根据调查,父母从事教师和工程师的职业,他们的孩子爱学习的比例较高,而父母从事其他职业的孩子,学习精神不强,所以,这就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创造爱学习的氛围,像教师和工程师 律师 医生等这些职业与书本打交道多,家里一般都是有书架和书房等摆设。

  根据教育专家研究,孩子在5岁前是属于恋母的,在5岁后就开始转移恋父的,所以孩子在5岁后,就思考父亲的思想和行为,父亲的榜样作用很重要了,在这段时间,父亲由于忙于事业,工作压力很大,经常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妻子和老人,这样不太好,但是如果形势所迫,那还是利用假期和业余时间,与男孩一起看看书,逛书店,参加运动,一起讨论问题,这样孩子就真正意义的开始恋父的了,开始学到父亲的思想和行为。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三:培养儿子的读书兴趣。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越好,从幼儿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讲故事,根据专家研究,孩子在12岁前其倾听能力远远大于他的理解能力,所以,父母要帮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父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每天坚持在固定的时间里读书,且至少在15分钟左右。如在睡觉前,让孩子看看图书,父母讲讲故事,要孩子每天提出一个问题,让父母帮助解答,这样就培养孩子从看书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就提出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这样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学习就需要大量的思考。如在小学做数学应用题,就需要良好的思考和推理能力,在中学就更重要了,像理科等。

  本文作者:知心老师钟科

篇6: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如果你没时间陪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

  如果你不会教孩子,请教他阅读,书会教他,只要拿起书,他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终将离开孩子,不再能为他出谋划策,遮风挡雨,也请教他阅读,未来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们仍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让孩子永远与知识相伴。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掌握了这些培养孩子阅读的技巧,你只需静待花开,家里自然就有了爱阅读的孩子。

  一、爸妈做榜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先看看下面几个情况你都中招了吗?

  1. 每天在家大多时候手里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看电视,玩游戏。

  2. 陪孩子出去玩,在车上或走路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

  3. 经常在工作、家务或很累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给孩子当玩具玩。

  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一直在经过模仿、复刻你的行为和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就会怎样。

  所以,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自己从来不读书,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呢?试想,家长每天晚上吃完饭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看书,这可能吗?

  建议爸妈们除了别总在孩子面前使用、玩电子产品之外,还应该拿起书本去阅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再说,这样的亲子时光是不是更加温馨,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阅读环境真的很重要。

  个人的经验,带孩子去国家图书馆看书,他的量会达到平时的3倍以上。沉浸在书的海洋,周围的孩子都在认真看书,这些积极外部因素会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所以,家长在周末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让孩子多多浸渍好的影响。

  当然,家里还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爸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告诉他这是你的书,让他建立对书的归属感。当然,书当然不限于书架,最好能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以前见过一个极好的做法:有个爸爸为了鼓励女儿读书,为她搭建了一个“专属的阅读空间”,布置的如同童话森林,孩子非常喜欢一个人坐在童话森林里,安静地读书。

  还有位妈妈举过一个这样的例子:“女儿刚出世时,家里居住面积小,书又多,她的儿童床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书,就这样女儿一天天在书堆上长大,她没有弄脏、弄折一本书。她似乎对书有一种眷恋,长大了她从不挑吃挑穿,她的漂亮衣服比别人少,但她的各色藏书比别人多,她可以从书柜里为你精选出不同题材的美味佳肴。”

  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儿童阅读经历不同的阶段:绘本、讲故事、文字阅读。

  给儿童讲故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数十年来的研究显示:一个儿童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他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给孩子大量的阅读可以显著提高他的听、说、读、写能力。

  美国教育提倡——每天给孩子朗读15分钟。说起来容易,坚持下来不容易。但只要几个月的时间,你会发现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讲完故事之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判断。当你的孩子开始要求你再讲长一点时间时,说明他可以集中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他开始对阅读感兴趣,你可以适当延长一点时间。

  四、经典原著改编的电视电影可“做媒”

  阅读不能强迫,要适当引导。

  虽然前面说,家长尽量少带孩子看电视,但是有选择性看一些还是需要的,特别是一些经典原著改编的电视电影。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孩子直接读原著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孩子不乐意的话,可以先用接受度较高的电视电影来“做媒”,吸引孩子去读原著。

  见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家长很想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小时候看《西游记》连环画的乐趣,但是孩子不喜欢看。后来他就先给看了几集《西游记》的电视剧,孩子的兴趣马上上来了。但是他有技巧性地告诉孩子,再看后面的需要等,孩子等不及,就抓起连环画先看起来。

  五、鼓励孩子听后读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输入之后,输出同样非常重要。

  在孩子阅读书籍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增强孩子思考能力、沟通和表述能力。

  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阅读,所看的书可能只是堆砌在脑中的信息。如果家长能鼓励他说出自己的读后感,在他表达之前实际上他经历了一次深度的思考;在他表达的过程中,他也一定程度上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这对他后来基本写作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有位爸爸是这样做的:“每次我让孩子看书,他都以功课忙为理由,一律拒读。但我却找到了他的一处软肋,就是他的作文差。一次他在写一篇作文之前,我先让他看了一本书,读一遍,记一遍,让他将所有能理解的词汇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结果,老师的评判是‘语言生动形象’。于是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写好文章的方法,自己便主动找书来读。”

  六、阅读不能急功近利,要静等花开

  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

  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时候它都是一项隐性技能。所以,家长千 万要抛弃通过短时间阅读迅速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近期多读几本书就能马上写好作文了。

  事实上,孩子大量阅读的效果可能会在初、高中才能明显体现出来。日积月累的阅读培养了孩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项基本能力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写作 。

  孩子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能够产生的连接就越多,也许某一天能出现爆炸式的绽放。

  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篇7: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记忆的魔法: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然而,书籍的内容如同潮水般汹涌,如果我们不及时抓住其中的精华,它们就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渐渐淡忘。读书笔记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打开记忆的大门,让知识在脑海中重新鲜活起来。

读书笔记不仅是对所读内容的简单记录,更是一种深度加工和思考的过程。通过记录笔记,我们的大脑被迫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正如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记忆的秘诀在于重复”,而读书笔记正是一种有效的重复手段,它将我们的阅读体验从短暂的记忆转变为长期的记忆。

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从被动到主动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技能的掌握和思维的提升。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挫败和压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被动地接受知识只能带来短期的记忆,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则能带来长期的收获。

读书笔记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方法。它要求读者不仅仅是阅读,而是要与文本进行对话,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转化。通过记录笔记,孩子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探索之旅。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培养孩子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是家长可以给予的宝贵礼物。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家长引导孩子成为积极的阅读者和学习者。

首先,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专门的读书笔记本,鼓励他们在阅读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摘录精彩的段落或者提出疑问。这样的笔记本将成为孩子思想的宝藏,也是他们成长轨迹的记录。

阅读的乐趣:从知识到情感的共鸣

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碰撞。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悟文章的情感内核。这样的阅读体验将使学习变得多姿多彩,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当孩子学会用心去阅读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记录下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他们会“有感而记”,将那些让他们眼前一亮的句子和心中的真实感受化为文字,这样的笔记不仅是学习的工具,也是情感的寄托。

笔记的整理与复习:巩固记忆的秘诀

整理和复习读书笔记是巩固记忆的关键步骤。家长应该定期提醒孩子回顾他们的笔记,并进行整理和归类。这样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复习,也是对阅读体验的回味,让孩子在美的享受中加深记忆。

通过定期复习,孩子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连结成网络,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业上的进步,也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8: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最好的父母,应该是能发现孩子独特的地方,给予指导和满足。给孩子读书这件事也一样,没有一份标准的书单或者阅读指导能够完全帮助你。

  其实,孩子阅读的重点不是读什么书,而是去读书,真的对阅读感兴趣。

  对那些对阅读有抵触情绪的孩子,不要太过于纠结书籍的内容,在意孩子如何才能从读书中受益,而是要选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让孩子从愿意去阅读开始。

  ● ● ●

  没有孩子不爱读书,问题是选对了书吗?

  我发现无论孩子是顽皮、静不下来、甚至有阅读障碍的,无一不爱听故事。只要听到说故事,每个小孩无不睁大眼睛、充满盼望,专心一致的期待。既然每个孩子都爱听大人读故事,为什么却有这么多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喜欢看书?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吧?

  ● ● ●

  给好书也要给时间

  是的,不爱看书的孩子,是因为从听到读,没有遇见恰当的桥梁。这些孩子通常缺乏愉快的阅读经验,并且在还没发觉到阅读的美好之前,就先接收了电子娱乐的声光效果。于是很可惜的,他便失去体验阅读之美的机会。

  此外,读课外书被家长视为浪费时间,也是一个让孩子远离书的关键。事实上,回想起过去这半生所读的书,究竟是课本影响我们比较多?还是一本自己所喜欢的书影响我们来得大?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现在的孩子被才艺课占得太满,没有时间看书。所以,除了选择合适的书之外,要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尽情的阅读,也是接下来要努力的一大方向吧!

  ● ● ●

  五原则,选出合胃口好书

  接下来就来谈谈,到底要如何找到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1、考虑性别差异

  性别会不会影响阅读的偏好?虽说不一定百分之百符合,但阅读的喜好确实“男女有别”。一般说来,男生喜欢竞争、冒险、崇尚强者,因此他们特别喜欢动物、昆虫、怪兽、恐龙、宇宙等类型的百科图鉴,或是《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学书籍。如果是文学类作品,也偏好节奏轻快、充满冒险、战斗,或是推理、逻辑等内容。女生则对于美丽、梦幻、感情的内容比较有兴趣。

  推荐书籍时,如果不熟悉孩子的性格,不妨先以性别做筛选,往往容易切中所好。

  此外,因为阅读时,读者容易对书中角色产生认同、投射的关系,所以选择同性别的主角也是选书关键之一?。因此,替男孩选的书最好以男孩(或男性)为主角,比方经典名著中的《鲁滨逊漂流记》《基督山恩仇记》《爱的教育》《金银岛》《环游世界八十天》等。为女孩选书则可先选女孩为主角的书,认同度会比较高。

  2、投其所好

  有些孩子喜欢动物,推荐孩子喜欢的书,一定要符合他的口味,才能“勾引”他上手,也最容易引起共鸣。

  至于爱情小说不是不能看,通俗作家也有好的作品。重点是,投其所好,一步一步诱君入瓮,给他们愈来愈有深度的作品,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也就会愈来愈进步。

  3、别低估孩子的能力

  有个五年级孩子的妈妈,抱怨她的孩子不爱看书。问她都买些什么书?妈妈回答:“有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啊!他都不看。”

  那年寒假,推荐一本犹太女孩为主角的《安妮的日记》给那个五年级孩子,要求他每天回家看十页。寒假过后,他妈妈惊讶的回来说:“老师,我儿子读了一星期,整本书就看完了!刚开始他每天只看十页,第三天开始我就发现他窝在家里看你给的那本书。整整一星期,他每天都在看。奇怪!为什么我给他的书他都不看;你给的书他很快就看完了,还一直跟我讨论剧情?”其实是因为,那是一本动人的书。

  太多的例子说明,很多孩子不看书,是因为大人给的书太无聊。如果你不熟悉坊间出版品,无法判断内容优劣,最简单的方式,还是从经典名著、小说开始。

  经典名著可以历久不衰,绝对有它的魅力所在,而且也较容易取得,小说则是比较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不要担心书太厚、字太多,只要内容好看,保证孩子一定会“上钩”!

  4、可让孩子自己选书,但不能只让孩子自己选书

  建立起阅读的习惯与口味之后,不妨让孩子跟着你一起常逛书店,练习自己选书。常带儿女逛书店,容许他们选择想要看的书,但通常会稍微过滤一下。因为,孩子对书还不熟悉,自己选的书,内容常会比他可以读的书更浅一些。另外,孩子有时候会依照封面、书名的吸引力选书,或是执着于自己喜欢的那一类书,这往往会牺牲掉一些适合的读物,很可惜。所以有时候,大人的引导、推荐,还是相当重要的。

  5、亲子共读好书

  很多家长看到这一点都会很惊讶:“拜托!他都青少年了耶,还要一起读啊!”

  事实上,坊间有很多图书像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冒出来,要帮孩子选一本好书,我觉得最好是家长也能先一步阅读。

  高年级的孩子,如果已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其实已经跟成人的阅读渐渐靠近。这个阶段的共读,其实,是各读各的。只是,我们可以讨论的东西很多。一本正向的好书,可以撼动人心,激发人的正义感、同理心,达到辨别是非黑白、品格陶冶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阅读各式各样的作品,不仅限于迷幻、魔法(这好像是近几年孩子读物的大宗);他也需要落入人间,看看人世真实面啊!我们父母,又怎能放任他们在阅读的路上独行呢?

篇9: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绝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也尝试很多方法去引导孩子喜欢上阅读,可总是不得其法。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怎么平衡家长和孩子在阅读上的矛盾?这两个问题是家长最关系的问题之二了。

  关于引导孩子阅读,培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有几点建议给家长:

  1、如果孩子尚未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难度应该往下降

  阅读难度是循序渐进的,从简单的、有趣的故事开始,先调动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开始阶段家长可以多陪伴,多做些亲子阅读,有趣的方式带动孩子。

  2、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图书

  孩子总有自己喜欢的人、事、物,根据孩子的喜好来选择图书,可以从简单易懂的类型开始,慢慢过渡,不要太在意书太简单,或是孩子读不懂,孩子会吸收ta理解范围内的、他觉得有趣的、有用的东西,潜移默化慢慢的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3、保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不必太苛责,合理引导

  孩子阅读时往往会被精美的图画、故事的情节所吸引,读书会出现速度现象,或是读一些家长认为“没营养”的书。在阅读习惯建立初期,对孩子的阅读不必太拘泥与阅读的种类和阅读的细致程度,保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对书里的内容进行提问,鼓励孩子寻找答案,即使“没营养”的书,孩子一样可以培养起思考的习惯。

  4、合理引导,阅读是件快乐的事,不要让它成为孩子的负担

  很多家长认为接受文学经典的滋养孩子才能受益最大,“开卷有益”,无论孩子阅读杂志、新闻、漫画、小说等,带着思考去阅读,都会有收益。不要片面追求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量的增长,孩子不喜欢也不要逼迫孩子去阅读ta不喜欢的书籍,先培养兴趣,合理引导,孩子慢慢的就会喜欢上文学精品。

  慧读慧写,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情怀的儿童阅读写作教育品牌。机构成立于3月,推行欧美通识教育理念和民国语文教学方法,"坚持素质教育,兼顾升学应试"。

  自主研发了《全脑诗画100篇》《看图写话与观察日记》《作文基本功》《细节与文笔》《构篇与主题》等特色教材与课程。因作文教学的高端品质与鲜明特色,获得"全国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冰心文学创作基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