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2

  • 心里教育
  • 2024-08-10

中考化学知识点详解与应用指南

在中考化学的备考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操作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考化学的多个关键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实践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

6、组成地壳的元素:氧、硅、铝

地壳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氧、硅、铝三种元素的含量最为丰富。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占到了约46.6%,硅紧随其后,约占27.7%,而铝则以约8.1%的含量排在第三位。这三种元素在地壳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参与了许多物质的组成。例如,硅是硅酸盐矿物的基本成分,而铝则在地壳中的铝土矿中大量存在。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与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以及化合价有直接关系。当原子最外层电子失去时,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反之,当原子最外层电子得到时,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即等于电荷数,也等于化合价数值。

比如,钠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失去这个电子形成Na+阳离子,化合价为+1;而氯原子最外层有七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阴离子,化合价为-1。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掌握化学实验技能的基础。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口诀:

- 固体药品:取用固体药品时,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时应一送(送入容器)、二竖(竖直)、三弹弹(轻轻弹入);对于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一横(横向夹取)、二放(放入容器)、三慢竖(慢慢竖起放正)。

- 液体药品:液体药品应盛在细口瓶中,倾倒时手应贴紧标签,避免倾倒时液体腐蚀标签;读数时,眼睛应与液面切面相平,避免仰视造成读数偏低或俯视造成读数偏高。

- 滴管使用:使用滴管滴加液体时,应捏紧胶头,垂直悬空滴加,避免玷污;滴加完毕后,应清洗干净并妥善放置。

- 天平使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平,游码旋至标尺的零刻度,称量时左物右码,镊子夹取药品时应先夹取大块后夹取小块。

- 试纸使用:使用试纸测定溶液时,应先剪成小块,然后用玻璃棒沾取溶液测定;测定气体时,应先将试纸湿润,然后粘在玻璃棒上伸入气体中。

- 酒精灯加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使用外焰,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试管时,应将试管倾斜,使试管口与桌面成约45度角,以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

- 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防止热量集中导致液体沸腾溅出。

- 实验操作: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试管或烧杯时应使用隔网,排水集气结束后应先撤出导管再移开酒精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活动性是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了金属与酸或其他金属的反应能力。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排列如下: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金属活动性弱于氢)、铜、汞、银、铂、金。这个顺序帮助学生在遇到金属置换反应时,能够判断反应的可能性以及反应的快慢。

10、“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的口诀

在书写化学式时,可以通过“十字交叉法”来简化计算。口诀为:“正价左负价右,十字交叉约简定个数,写右下验对错”。这种方法适用于书写化合物化学式,通过正负化合价的交叉乘积,可以确定原子个数,从而写出正确的化学式。

通过上述讲解,相信学生们已经对中考化学的几个关键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通过实验操作来加深理解。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化学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