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的转变及家长的困惑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学习转变
我和朋友在深夜聊天,她是我的学生的母亲,我俩因为经常聊孩子的事情而成为了朋友。朋友的孩子已经上了一年级,从我对她的印象来看,她是个懂事、漂亮的孩子。初上小学的时候,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适应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让她在课堂环境中表现得很好。然而,半年过去后,我和朋友聊天时,她透露出作为一个妈妈的疲惫和无奈。
朋友在电话中说:“幼儿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脱节的,是完全的两种学习状态。”这句话让我感到不舒服。幼儿园的教育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启蒙阶段,而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需要孩子重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是为了给孩子奠定一个优秀的整体素质基础,但是,当孩子进入小学后,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如此着急?他们开始怀疑孩子的记忆力、智商和遗传基因。我开始思考,幼儿园阶段的教育真的没有意义吗?
孩子学习的转变需要家庭、学校和幼儿园共同努力
第二天醒来后,我开始思考孩子学习的转变。上了小学,孩子需要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同伴、老师、课业、考试等等。幼儿园的快乐与发展教育是符合孩子特点的启蒙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上学以及今后的每一阶段都至关重要。但正如朋友所说,我们需要面对现在的学校教育,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学校、幼儿园、家庭和老师们共同努力的工作。
当孩子出现短暂的不适应、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成绩不突出等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怀疑他们。我们应该相信一定有更适合孩子的方法,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去尝试。我给朋友提了一些建议,比如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我提到有时候孩子在专心听讲时,注意力并不精准,指向性过于分散,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要因为一时的不适应怀疑我们的孩子
我们不应该因为一时的不适应而怀疑我们的孩子。我们无法改变孩子的先天因素,但我们可以利用后天的力量创造奇迹。大多数孩子的先天资质并不差。我们都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即人的情感和观念会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应该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们梦想成真。
此外,我还向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卡尔·维特教育全书》,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多方面帮助孩子度过入学适应期。
德国人卡尔维特的教育经验
德国人卡尔·维特被认为是个痴呆的婴儿,但他的父母通过独特的教育方法,将他培养成为了一名哲学博士。他们的教育经验包括:
- 不浪费孩子的智力,从婴儿时期就教他们正确的语言。
- 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经常提出问题让他们独立思考。
- 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让他们复述听过的故事。
-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偶尔让他们纠正有违常规的小事。
- 开阔孩子的视野,参加社会活动,增长见识。
-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 鼓励孩子学习的热情,回答他们的问题,满足他们的需求。
- 从小严格要求孩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