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还是家长不会说话,情绪比内容更重要对吗(为什么家长说话孩子不听)

  • 父母宝典
  • 2024-08-10
孩子不听话,还是家长不会说话,情绪比内容更重要对吗(为什么家长说话孩子不听) 情绪比内容更重要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情绪占到了70%,而内容只有30%。如果情绪不正确,那么内容就会被扭曲。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家长会不停地唠叨、指责和说教。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家长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但往往不是孩子不听话的问题,而是家长没有正确地表达。

孩子对家长的行为和态度不满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不听话,并不是想惹家长生气,而是对家长的行为和态度感到不满。尤其是态度,它是孩子最关心的因素。当家长总是带着负面情绪和态度去唠叨孩子时,孩子就会关闭心扉,家长再说多也是无意义的唠叨。

三个原因导致孩子不听话

孩子不听话通常有三个原因:不认同、情绪不对和缺乏动力。

首先,家长和孩子的认知不同。家长可能会直接指导孩子,但孩子可能还没有适应过来,他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如果家长强逼孩子去做的话,可能会引起逆反心理。如果家长能跟孩子形成行为上的契合,放下自己的想法,就会在教育上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情绪不对。如果我们板着脸对孩子说“我这样做是为你好,我是因为爱你才指责你”,孩子很难接受这种爱。

最后,动力不足。现在家庭条件普遍比以前好了很多,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很多时候会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导致孩子缺少延迟满足的过程,不会等待,也缺乏内在动力。另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表现缺少必要的鼓励,或者给了口头承诺却没有兑现,让孩子缺乏对家长的信任,也会导致孩子动力不足。

注重情绪在与孩子的沟通中

总的来说,家长要注重与孩子沟通时的情绪。如果情绪不对,一定要管住嘴,冷静下来,或者先让孩子多说话,耐心等待孩子表达完。即使表达的不对,也没有关系,孩子说得越多,家长就能了解更多信息,因此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会愿意向家长敞开心扉,不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