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被警察带走管教,家长的招数出奇的一致
家庭教育的权威与正义
在美国,有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说法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很普遍。因此,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权威又正义的。
家长的误解与反思
然而,很多家长对于这种古老的教育方式并不理解,他们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为什么还是错的。他们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也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他们认为孩子不听话就是不懂事,必须通过打骂来改变。
缺乏“自己做”的激情
家长在对待孩子的管教上很少有“自己做”的激情。他们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管教都是“为了你好”,但对待孩子却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
以家人之名的教育方式
在电影《以家人之名》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郑立书的妻子在被五岁的女儿勒索的过程中,因为女儿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而被勒索。郑立书没有将女儿打倒在地,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虽然你有错,但是爸爸也很爱你,希望你能原谅爸爸的过失。爸爸希望你能好好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爸爸会帮你保守秘密,而且再也不想妈妈不信任你,你能原谅爸爸吗?”这位父亲将孩子当做自己的出气筒,一直用自己的言行来惩罚自己,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只要是自己不小心打伤了孩子,就让孩子感觉到痛不欲生。这位父亲是一名合格的父亲,他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致导致孩子走向叛逆,最终父母也会变得叛逆起来。这种情况下,孩子会逐渐走向叛逆。
成为孩子的榜样
励志漫画家的教育方式
曾有一位上了热搜的励志漫画家,从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开始,不断对孩子进行要求,让孩子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这位父亲从始至终都不娇惯孩子,在孩子面前成了自己的骄傲。他说:“如果孩子有自己的目标,就要努力去完成,他会不断激励自己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渣父母的教育误区
有些学霸父母看到孩子考了98分,非常淡定地在试卷上签了字。同时,他们还给孩子准备了三份不同颜色的奖状,并且分给了一个不同颜色的奖状。儿子的奖状也是分给了他。这位学霸父母认为,让孩子获得一个自己心仪的学校,获得一张意味着孩子优秀的奖状,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小小的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张奖状是他努力、认真学习的结果。对于一位父亲来说,这个奖状是给孩子一个激励,使他坚持不懈的动力。相比之下,另一位妈妈认为孩子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对孩子进行打骂式教育。然而,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能考100分吗?
了解孩子的厌学原因
作为家长,我们必须了解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厌学。很多人不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因为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需要克服困难。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不爱学习、不喜欢学校。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才能找到解决厌学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