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 父母宝典
  • 2024-08-10
篇1: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做作业之前有“三问”

  以前我们让她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作业,但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她希望我能陪伴在她身边。后来我们就让她坐在餐桌上做作业,一旦发现小手上拿着玩具或零食,立刻就给她收走,课外书也收到一边,让她的四周清清爽爽。我们家的厨房是开放式的,和客厅连在一起,餐桌比较大,她坐在我对面,我工作用的电脑也放在餐桌上。她做作业,我工作或做家务,灯下一片宁静。我们吃过饭后也立刻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餐桌上没有饭菜的踪影,变成了办公桌和书桌。这就避免了孩子依然停留在就餐时的松弛状态,而开始紧张起来,知道要用心对付作业了。

  我们不愿意给孩子贴上“不专注”“自控力不强”的标签,我们想,我们的孩子大概就是需要更多一些的训练。事实上,只要耐心坚持训练,她就能慢慢变得专注。家长的信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训练的过程,是教会孩子方法,授人以渔的过程。家长必须认识到这么做是有长远好处的,不要怕烦。

  我们的训练方式是:当孩子放学时,一定和她聊几分钟,了解:

  1.今天各科作业的量有多少?

  2.各科作业的难点是什么,为什么觉得难?你打算怎么下手搞定这个难点?

  (后来这个问题也演变成:这科的作业是体力活儿还是脑力活儿——所谓体力活儿就是指类似抄写生词之类的,这种作业我们都让她放到精力不济的时候去做)

  3.今天计划先从哪一科开始做,为什么?比如精神好就从难点开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不干“体力活儿”。

  不能只问“作业多吗?”

  以前只是问一句“今天作业多吗?”是很不够的,不够专注的孩子往往会避重就轻,把麻烦的作业放在后面,而孩子觉得作业麻烦,是因为孩子没学会分解麻烦(好多大人都还不会呢,何况大脑处在发育中的孩子)。

  比如5年级时,学校发了一本《国学》,要求孩子们每周背诵几首古诗,她当时最怕背诵,那怕什么我们就提前搞什么。我就专门指导她如何学会高效背诵古诗,比如教会她发现这首诗压什么韵,找出写景的关键字词,有时会找出配有画面的朗诵视频给她看,帮她理解这首诗在讲什么。

  总之,帮她学会花几分钟掌握一首诗的几个特征,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多了,我经常会和她比赛谁背得快,当然我总会让着她。当时,周末首先安排时间背诵三首古诗,这样到了布置有背诵古诗作业的那天,她就一点都不害怕了,心情轻松,做作业就快。

  我们陪伴孩子写作业,重点在帮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强化自我管理,不会让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尝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头后,慢慢就会主动和我们交流今天作业的难点,以及她自己是怎么思考这个难点的,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协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如果老师布置了作文,她一般都会先思考要写什么,大致会写哪几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等打开作业本的时候才去思考要写啥。到了6年级,她已经开始主动估算各项作业需要的时间,虽然还是会有偏差,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作业本签字不可马虎

  等需要在作业本上签字时,我们都不马虎。

  爸爸检查数学作业,如果发现有错,不会直接告诉她哪一题有错,而是告诉她,这里面错了两道题,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检查一遍自己的作业,强化检查的习惯。

  到发现了错题后,接着和她讨论为什么会出错,是概念没理解,还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骤。爸爸特别重视要求她具备一遍就做对的能力。每周会回顾本周作业的质量,比如为什么这一周数学作业甲+这么少,而甲-这么多?是粗心大意,写得不工整,还是其他原因?要求她下周必须扭转局面,要多争取作业的高质量,多得甲+。

  最近数学测验,她得了99分,沮丧自己没得100分,错了一道很简单的题,我们就告诉她,如果平时作业甲+较多,得100分的概率就高多了。这样她就会把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会主动提升做作业的质量。

  我负责检查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语文作业我只看老师上次的打分,如果不是一百分,我就会仔细看错在哪里了。如果是一百分,我就不管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是,阅读是基础,我平时会花校多心思帮她物色课外读物,她的阅读量在班上可能排第一。

  最近我抓的比较多的是她的英语学习,她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换了三个英语老师,三四年级的老师教学质量不高,留下隐患。她的英语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是基础不扎实。所以我花时间相对较多的就是英语,每天20分钟到半小时,听读背每天必须都有一点成果。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学期,音标的概念已经有了,也知道根据音标来背诵记忆单词了。语法的学习刚开始,也是计划耐心坚持辅导,帮她建立起概念,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由于我们牢记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加独立,所以陪伴的内容和方式也都在悄悄变化。到了6年级,我更少过问语文的具体学习,依然只是提供阅读条件。

  从来不帮孩子整理书包

  平时我们从不帮孩子整理书包,她的书包也不希望我们碰,里面有些她自己的小秘密。但是我会要求她用我给她买的两个带拉链的文件袋分门别类装好课本和作业本,以及卷子和草稿本等。

  每周都会和她商量她的哪些东西放在书包的什么地方,帮她养成固定放置东西的习惯。在家也是给她准备好各种文件袋,尽可能分门别类放好各种参考书和卷子,这样找起来就很方便。文具也都有合适的收纳箱袋放置。睡前要求必须准备好第二天的课本等物品。

  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已经熟悉了这一套,睡前就手脚麻利地收拾她的书包,检查自行车的钥匙是否放在固定的位置(第二天上学好用)。

  让孩子生活变得有序

  要想让孩子变得专注,必须明确孩子的一些时间,比如早饭和晚饭的就餐时间、晚上开始锻炼的时间、晚上入睡的时间和早上起床的时间(同时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比如晚饭需要多长时间消化而不影响晚上睡眠,锻炼怎样不至于睡前太兴奋而睡不着,这么大的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怎样的危害)。

  渐渐地,孩子的生活就变得有序。有序,才能专注。有序的生活,会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清晰,混乱的大脑必然导致不安全感,因为孩子会觉得一切都是失控的,而有序让人有可控感,故能专注。

  陪伴孩子作业的小贴士: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在陪伴孩子,训练孩子高效做作业方面,给予了这样一些辅导:

  1.怎样的握笔姿势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这对孩子能快速完成作业和考卷十分重要。

  2.怎样用不同颜色的笔在课本上做标注和笔记,又不至于把课文都弄得看不见了。

  3.怎样写数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观,又很快。写得不工整,很大的原因是还没思考就开始做题。所以要求她必须打草稿,必须下笔前估算纸上空间的安排。

  4.怎样听懂英语老师的课堂用语。有段时间我们发现孩子的英语书上画满了小人儿,根据经验,我们知道这是孩子上课在分心,而分心往往是因为听不懂。一问,果然,6年级的英语老师基本上全程都用英语讲课,和5年级的英语老师很不一样。虽然说的都是最常用的句子,但我们孩子还是听不懂。于是就对此作针对性训练,而且强化预习环节。这样一来,课本上的小人儿就减少了。

  5.重视预习和复习,而预习的重点在于能提出问题,从而带着问题上课;复习则需要找到薄弱环节,越薄弱越多投入时间复习,而且让孩子学着把薄弱环节想得比较具体,这样她就能够看到问题而有解决的思路,且能估算到需要多少时间能搞定这薄弱环节,从而学会见缝插针复习。通过长期训练让她牢牢把这些观念记在心里并去指导行动。

  总之,我们认为,家长对孩子做作业的陪伴,关键还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现在陪伴是为了今后无需陪伴,具体来讲,我们的目标是小学6年级做作业的陪伴,为的是初中做作业的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业的无需陪伴。如此,我们认识到在陪伴时需要抓的就是各项基本习惯的养成,常抓不懈,让孩子品尝到好习惯带来的甜头,从而乐意去坚持。

篇2: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陪写作业每天至少2小时

  家长和孩子为什么总因为作业而苦恼呢?记者调查发现,学校布置的需家长配合的作业主要集中在文科类,低年级有听写生字,高年级有阅读分享,还有课文背诵等等。另外,不少学校还要求家长要在学生作业后签名,因此家长们几乎是全程陪孩子写作业。

  “6点多吃完饭后,一直到9点多,我和老婆轮流值班,陪儿子做作业,一陪就是两三个小时。”家长冯先生称,自从儿子有了书面作业后,“每天都得陪他读书。”而有时候儿子特别磨蹭,“我只有在他面前不断唠叨,不停催促他做作业。”“他听得烦,我念得也烦。”

  自从孩子进学校读书,父母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任务就是“陪孩子写作业”。

  观点PK:

  孩子写作业父母陪还是不陪?

  赞:

  陪做作业孩子会撒娇

  记者在采访中,很多家长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孩子觉得学习是苦差,玩才是最好的,在家作业更会撒娇。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感到很头痛,家长在自身焦虑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使用打骂的方式迫使孩子就范,甚至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多,觉得老师和作业导致亲子关系不和。

  弹:

  互动作业能激发兴趣

  关舒俊认为,教育孩子成长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作业是家长和孩子互动学习、领会学习目的,让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好途径。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陈老师认为,布置需家长配合的作业是让家长和孩子互动学习,如果把孩子放在家教中心请人辅导,家长就失去了和孩子相处交流的机会,会让孩子更加感觉到作业是一种任务。

 

篇3: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讲述人:梧桐树

  好习惯:做作业

  好方法:与孩子一起定计划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了几点经验。

  第一,充分依靠孩子。作业要靠孩子来完成,所以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订,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计划制订好以后,如何严格执行计划是计划能否成功的关键,家长要带头遵守,不能在孩子已经完成计划的情况下,又节外生枝,得寸进尺。同时,家长也要督促孩子遵守计划。当然,这个过程会有反复,刚开始几天孩子可能还有点新鲜感,会认真遵守,可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这时候家长就要有充分的耐心,计划要严格执行下去,挺过这个阶段,以后一定会轻松很多。

  第二,充分相信孩子。比如说默写的作业,我从来不监督。孩子来告诉我要默写了,要我去看着他,我就会对他说:“你自己去默写吧,爸爸妈妈相信你,你一定是诚实的孩子。”这时,孩子就会有一种被充分信任的感觉,从而激励孩子认真地诚实地去完成作业。

  第三,充分理解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要充分地考虑到给孩子玩的时间,只要做好作业,就让他尽情地玩。有时候,孩子也会拖拉,这时我就会给他讲朝三暮四的故事,告诉他反正这点作业是要做掉的,你拖拖拉拉,是在拖自己玩的时间。刚开始,孩子可能不太理解,但经过几次,就慢慢地懂了,知道做好作业再玩才能玩得更开心。这样就会促进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给孩子一个适当的空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盘旋上升的过程,让孩子天天有所进步是不现实的,进步和退步交替出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由波动,不管进步还是退步。家长只要把握一个向上的趋势就好了。

篇4: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篇4: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有些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纯属被逼无奈,故意磨蹭。

  这是一种被动的磨蹭,,被父母逼出来的磨蹭。许多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学校的作业后再做些题目。

  写作业磨蹭是为什么

  所以,每天加了许多“妈妈作业”。

  听听一个孩子的说法吧:“快点写作业?我为什么要快呀?写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写完了老师的作业,我还要写妈妈布置的作业,写完妈妈布置的作业,爸爸的作业又来了,总之就是没有玩的时间……,还不如慢点写呢!”

  没想到“磨蹭”还成了孩子的一条对策。若是爸爸妈妈总给孩子加“父母作业”,孩子会开始有意识的慢。

  久而久之,渐渐地养成习惯,就真得变成写作业磨蹭的坏习惯了。

  小编支招:

  把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个大概的估计,将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个时间预计。一定要给孩子留下休息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

  如:一共要一个半小时,孩子在一个半小时完成了,余下的时间就必须由孩子自己支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养成这样的习惯后,孩子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很多时间玩了。

篇5: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篇5: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一、条理性差

  孩子写作业时不知道有什么作业,对各科作业的先后顺序不懂得合理安排,写作业时文具准备不齐全,用到的时候才慌慌忙忙去找……这样不能合理规划,写作业当然慢了!真正要让孩子做事有条理的话,还得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全方位要求孩子,慢慢地从各方面放手,要让孩子自己学着照顾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父母不要手太勤,忍不住帮孩子去做,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娈得能干起来,条理性也会越来越好。

  二、追求完美

  有的孩子在做题时老是喜欢使用橡皮,不停地擦来擦去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橡皮综合症”。原因是孩子学习压力大,心情焦虑,怕出错,对自己要求高或者是父母对孩子要求高造成的。对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尽量少用橡皮,如果作业本保持清洁、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写好字,就有一定奖励。

  三、学习基础差做题有困难

  很多孩子知识点没弄懂,很多题目不会做,所以一写作业,就头疼。做事效率当然不会高。

  在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题目,最后再做不会的题目,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打断思路。对于孩子不懂的题目,父母给孩子补习。孩子一旦知识点懂了,学习慢慢好起来,自然速度就快了。

  四、提高孩子学习、写作业的兴趣

  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写作业效率就必须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篇6:如何有效参与:父母在孩子作业中的角色

  在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懂的问题,这时候绝大部分的家长总是责无旁贷的为孩子排忧解难。对于小学阶段的知识,家长们应付起来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头疼,一种是自己从来没学过英语,第二中就是以前学过多年不用现在基本上都忘得差不多了,面对孩子英语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总是爱莫能助。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先说那些没有英语基础的家长。这些家长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辅导孩子做英语作业的确是很有难度,但是这些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无声的英语老师,多给孩子买一些英语字典、英语辅导书等学习工具,孩子有了问题就可以请教这些无声的老师。平时督促孩子多使用工具书,让孩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把不懂得地方做出标记,使孩子在第二天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能够重点去听这部分内容。

  对于不懂英语的家长来说最容易出现的一个想法就是,英语作业中的问题我解决不了,只能靠孩子的英语老师了。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英语老师要照顾班里的所有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都了解的那么仔细,解决的那么认真。家长不懂英语知识,但是可以通过看作业是否已经写完了,单词句子写得是否工整,如果单词写得也很凌乱,说明孩子没有认证对待自己的作业,如果作业本上到处都是涂抹的痕迹,说明孩子对英语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只有看了作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才会心中有数。针对孩子出现的情况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解决。

  接下来再说那些有一定英语基础,但是对英语已经遗忘的家长们。小学阶段的英语知识还不是很深,对于现在大部分家长的知识水平来说,只要拿起孩子的英语课本,很多知识还是能够回忆起来的。实在不懂得地方,不妨也借助孩子的工具书仔细研究一下,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对于孩子不确定的英语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帮孩子找到正确答案。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从父母身上还能学到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只要家长们真正尽到责任,想出办法解决孩子英语作业中的问题,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节节攀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