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在外不听话的孩子

  • 家庭礼仪
  • 2024-08-10
如何引导在外不听话的孩子 关注孩子的想法,用自己的话“让我知道”代替“你应该这样做”

有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也能够很好“说服”孩子的办法?有!有个朋友家的孩子,也是个内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天她带孩子去公园玩,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孩子一把推倒了地上的石头,当时她特别生气,但是又不知道怎么教育。于是就怒了:“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竟然敢跟我动手?你还想怎么样?”“我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你竟然敢动手打人?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本来孩子只是想跟她说一些心里话,可她没做出来,所以孩子的心情自然是糟糕的。这位朋友的遭遇,很能说明孩子是很爱自己的,如果父母愿意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的想法,那将有助于帮助孩子走出“越骂越沉默”的怪圈。

“不听话”其实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表示,如果孩子出现了不听话的情况,家长应该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要允许孩子有这样的反应:“你觉得你总是这样做,我觉得我不欢迎你这样做,我也不喜欢你这样做。”而不是以大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画的。”把画笔用完之后再告诉他:“你把画笔用完之后要记得画笔保存好哦。”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不打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让孩子明白自己有这个能力的不足,进而影响孩子的专注力。而我们的责任不是把剪纸这一行为给了,而是要让孩子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比如我们家长在下意识里希望孩子多读书,不要贪玩,然而如果我们能重视这个的过程,而不是以其他的方式去替代孩子的这个能力,那些培养出来的好习惯,也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

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表现出不听话的行为时,很可能是他们在向父母发出求救信号。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例如,当孩子在公园推倒了地上的石头时,我们可以用“让我知道”这样的话语代替“你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从而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

以倾听代替指责

当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合适的绘画材料。但是,我们要注意用倾听的方式表达,而不是以大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行为。同时,我们可以在孩子用完画笔后提醒他们要记得保存好画笔,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专注力。

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希望孩子多读书,不要贪玩。然而,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以其他方式替代。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让他们在阅读中培养好习惯和专注力。这样的过程会让孩子明白自己有这个能力的不足,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倾听和理解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这样,他们会更愿意与我们合作,共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