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教育者们普遍认为,通过表扬和肯定来提升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途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们倾向于在学生的任何成就上给予肯定,以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然而,随着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过分和不明确的“空洞表扬”可能并非长久之计。
媒体报道了最新的研究结果,指出教育者应当给予学生明确和科学的表扬。
传统的赏识教育可能让孩子变得不愿意面对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这种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表扬,而无需付出太多的努力,这可能会导致学生错失了许多重要的学习机会。
新的教育理念更强调“坚持不懈”、“勇于冒险”和“适应环境”等品质的培养,这些品质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而不是简单地给予模糊的赞美。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卡罗尔·迪维克的研究指出,我们过去认为可以通过表扬传递给学生自尊感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迪维克的研究显示,经常因为“聪明”而受到表扬的学生更容易逃避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因为他们担心一次失败会损害他们的“聪明”形象。
相反,那些因“努力尝试”和“勇于冒险”而受到表扬的学生,他们明白自己的能力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知识而获得的,因此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脑部成像技术显示,当人们学习新知识时,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会增加,并通过练习得到加强。科学研究已经证实,这种神经联系的变化能够激发学生愿意为之努力的心理。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去面对挑战,而不是仅仅因为他们的“聪明”而给予表扬。
为了培养坚韧不拔的下一代,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表扬学生。表扬应该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努力、坚持和勇气,而不仅仅是结果。我们应该强调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表扬。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品格和能力的过程。表扬应该是一种激励学生继续前进的工具,而不是让他们逃避挑战的借口。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理解,成功不仅仅是偶然的聪明,而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而获得的。
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赏识教育观念,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和勇于面对困难的能力上。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强的自尊和自信,还能够为他们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