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三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去引导)

  • 父母宝典
  • 2024-08-10
孩子3岁叛逆期如何引导 通过使用实物或动画形象引导

两三岁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的判断能力,无法直接理解父母口中的是非、要求和禁止等指令。然而,他们对于一些实物或者动画角色却有着特别的情感。利用这些物象作为“外力”,可以对他们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孩子可能喜欢黑猫警长、白鹤阿姨和啄木鸟医生,而讨厌毛毛虫、苍蝇和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和刺猬。根据孩子的情感倾向,有意识地使用这些物象与他们交流,可以进一步加强他们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例如,如果孩子不愿意盖被子睡觉,父母可以说:“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觉了。蚊子就会嗡嗡地叫着说‘唉,我的肚子好饿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点吃的吧。’”孩子听了后,往往会乖乖地盖好被子。

借助小孩心目中的“权威人物”

两三岁的孩子通常会相信身边亲密关系的人的态度和行为,他们会以对方的话为准,并对其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这些人可以称作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然而,孩子在现场时可能并不听从他们的话,而在他们不在场时,第三者往往被视为权威。例如,当孩子在家时,幼儿园的老师可能被视为权威。

通过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引导

年龄大约3岁的冬冬非常依恋妈妈,当妈妈不在身边时,他会哭闹不止,无论幼儿园的阿姨还是家里的保姆怎么哄都不行。有一天,妈妈尝试编了一个故事给冬冬听,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个小朋友,妈妈给他取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冬冬。但是,这个小朋友自己却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跟——屁——虫,小名叫虫虫。因为他总是像一条小虫子跟在妈妈的屁股后面。他去了幼儿园,班上的同学问他:‘你是虫虫同学吧。’冬冬想: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名字都很好听,虫虫这个名字多难听啊。以后,妈妈不在的时候,我再也不哭了。”之后,冬冬又变成了妈妈心中的乖孩子。 孩子对故事有着天性的喜爱,他们会将故事中的情节当做真实的生活,并对故事内容深信不疑。特别是当他们作为故事的主角时,他们会特别关注自己在故事中的表现。如果大家对主角满意,孩子会感到高兴和喜欢,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主角的行为倾向。相反,如果大家对主角的表现不满意,他们会感到反感和害怕,并在现实生活中避免主角的行为倾向。这种说话方式在运用时非常灵活和有效。 以上方法对于三岁以下的孩子非常有效,你们不妨尝试一试。